闽侯乡音报_闽侯新闻网_http://www.mhxy.gov.cn
·加入收藏·设为首页·投稿信箱
今天是:
 新闻热线:0591-22077110 广告热线:0591-22077558 投稿信箱:mhxys110@126.com
刻骨铭心的记忆——访老地下党员潘国金

内容更新时间: 2008/8/22 21:52:22  来源:闽侯乡音报 本页查看次数2919 次
       “伏击战顽夷一夕奇功歼日寇,同仇忠祖国千秋胜迹壮山河。”在祥谦镇兰圃村的马岗山麓,于青松翠柏中巍然屹立着一座“兰圃老区革命传统纪念亭”,亭中题刻记录着当地光荣的革命传统,也诉说着革命先辈们抗击日寇的英雄壮举。
      兰圃村是我县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基点村,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。早在1931年,马克思主义思想就在这里秘密传播,并建立地下党组织。众多热血青年纷纷秘密入党或加入游击队组织。潘国金就是其中的一个。8月19日,记者来到兰圃村,寻访这位参加过抗日斗争的老地下党员,听他讲述60多年前的革命经历。
受党熏陶,秘密入党
      “当年,条件很艰苦,装备又落后。我们的党组织多次遭到破坏,但最终都在大家的努力下,恢复了与上级党组织的联系。”现年已86岁的潘国金老人,身体仍很硬朗,说起60多年前参加革命的往事,虽然有些激动,但神情依然很凝重。
      少年时的潘国金家住在兰圃山一个名叫教场坪的山坳里,家人靠种地瓜维持生活。潘国金则替人家看牛放羊,偶尔也随邻居进山打猎,因此,小小年纪就练就了一身好枪法。
      1931年,党组织派人到兰圃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,并很快建立了地下党组织和兰圃寮游击队。教场坪因地处深山,较为隐蔽,被选为秘密活动据点。时任兰圃保长的林开进也加入了地下党,并利用保长职务之便,窃取国民党的内部情报,掩护地下革命活动。“只有跟着共产党走,我们穷人才能翻身得解放。”深受地下党和游击队熏陶的潘国金,此时也积极参加游击队的活动。
       到1939年1月,教场坪成立了两个党支部,林开进兼任支部书记。经林开进介绍,潘国金也秘密加入党组织,从此,走上了革命道路。
      入党后的潘国金,更加积极参加党组织和游击队的活动,虽然地下党组织多次遭到破坏,但潘国金始终不改自己的革命信念。“只有打倒土豪劣绅,穷人才有活路。”潘国金说。他凭借自己熟悉当地的乡情和地形的优势,与其他地下党员和游击队员一起,打击地主恶霸,夺取敌伪武器装备扩充游击队武装,并多次配合长乐游击队,伏击扫荡的日军,在对敌斗争中屡建奇功。
奋勇杀敌,雪国仇家恨
      60多年后,谈起当年抗击日寇的大顶山战役,潘国金仍记忆犹新。
      “日本兵杀人不眨眼,我的弟弟和邻居林依祥的母亲就被他们活活砍死了。”说到日军杀害无辜群众,潘国金至今仍愤恨不已。
      1945年农历四月初九夜,一股日军从长乐营前溃退,在夜幕的掩护下摸到兰圃山教场坪,窜到潘国金和林依祥住的山寮抢夺粮食和鸡鸭。潘国金发现后,立即拉着弟弟潘寿基从后门脱身。“我弟弟刚满14岁,大病初愈,没跑几步就摔倒了。我钻进附近的一片灌木丛,只听到弟弟发出‘呃、呃’的惨叫声。”潘国金说,当他返回时,山寮被洗劫一空,弟弟和林依祥的母亲黄大妹倒在血泊中,两人头脸脖颈心窝等部位均被砍戳数刀,惨不忍睹!
      潘国金怒火中烧,召集大哥潘寿铨和堂舅林恰俤,带上猎枪,分头追击日寇,并向游击队报告敌情。他们顺着敌人的去路追踪,翻过两座山,终于在大顶山追上12名日寇。愤怒的潘国金率先向敌兵开枪,其大哥和堂舅也加入枪战。凭着多年打猎的技艺,他们集中火力,将敌人压制在山坳中。“很快,10多名游击队员赶到了。”潘国金说,“双方交火将近半小时,战斗小组连续击毙9个日本兵,还有3名逃到山下后,被前来支援的群众包围。日寇见逃生无望,相继自杀。”此次战斗,歼敌12人,缴获长枪6支,子弹200多发。但在战斗中,潘国金的大哥、游击队员潘寿铨因头部中弹,壮烈牺牲。如今,村里民众仍习惯将当年的杀敌战场大顶山称为“日本沃”。
      为了纪念这场战斗,弘扬当年革命先烈大无畏的英勇气慨与民族精神,2003年,当地民众自发在马岗山建立抗日革命纪念亭,在潘寿铨牺牲的地方,立起了抗日英烈纪念碑。
      日军投降后,潘国金辗转长乐、福清等地,继续从事游击活动。福州解放后,潘国金与众多兰圃寮游击队员一起,就地安置务农。
      如今,年迈的潘国金与小儿子共同生活,四世同堂,过着清贫而平静的生活。(■ 张存金)
 
 
 
 

  【网站编辑:李煜晗】

  • “缶” 到底是什么东西
  • 雪峰寺和尚做了皇帝
  • “解放福州那天,我给解放军带路”
  • 溪 源 寨 土 楼
  • 吟诗作对乐无穷——访老游击队员余深厚
  • 廷坪发现明代木构方亭
  • 大 家 旗 山
  • 一个老游击队员的峥嵘岁月
  • 柑桔承包户的坚强后盾
  • 闽江在闽侯
  • 西驿道上觅胜迹
  • 行摄天下 快意人生
  • 春晖就像一幅画
  • 无悔的青春——忆林坡烈士的革命事迹
  • 建南村的红色岁月
  •  
     


    关于我们 | 广告业务 | 服务条款 | 私隐政策 | 免责声明 | 联系我们 |
    Copyright(c)2008-2021 http://www.mhxy.gov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版权所有:《闽侯乡音》社 保留全部权利
    地址:福建省闽侯县甘蔗街道滨江西大道55号科技中心2楼 邮政编码:350100
    新闻热线:0591-22987728 22077558 投稿信箱:mhxys110@126.com
    ICP备案:闽ICP备0800509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