闽侯乡音报_闽侯新闻网_http://www.mhxy.gov.cn
·加入收藏·设为首页·投稿信箱
今天是:
 新闻热线:0591-22077110 广告热线:0591-22077558 投稿信箱:mhxys110@126.com
闽侯武举也精彩

内容更新时间: 2008/9/5 13:56:50  来源:闽侯乡音报 本页查看次数2949 次
      金戈、铁马、弯弓、射雕,这种傲舞蓝天的善武气质似乎永远属于生活在大草原故乡的北方人;而江南之地的人们则总被赋予小桥、流水、人家这样秀雅之质。其实,如果你随我一同翻阅故乡闽侯的历史,你会得到一种惊喜:地处江南之地的闽侯,武举也相当精彩。
      请看清光绪帝登基的头三年,闽侯县就那么风风光光火一把:光绪元年(1875年),尚干人林培基在参加福建省“乡试”中被选取第二名武举人,即称亚元;光绪二年,南屿江口人宋鸿图,得中武进士,钦赐一甲第一名,即武状元;光绪三年,林培基又得中第二名武进士,殿试时,钦赐一甲第三名,即武探花。宋鸿图中状元时,年27岁;林培基得探花时,也仅28岁。英雄少年高魁,自然意气风发;故里闽侯也自当声名响赫。
      武举考试,始创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(702年),考的项目有骑射、负重、武术等。可惜唐代武举只实行了一段时间就停止了,但却开了后世武举一科的先河。宋代,进一步规范了武科举制度,考试内容除武艺和体力外,还考“策”( 就时政提出建议)和对兵法书籍的熟悉程度。此后,各朝代的武举科考试也基本上以骑、射、弓、马、武术为主,辅以策论等文学考试。旧《闽侯县志》明确记载:清代武举考试,上年十月乡试,翌年四月会试,会试考三场,“其三场试法,则先马射、次步射、而终以策论。”这第三场就是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,考策论。在历史上,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,由兵部主持;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,时而恢复。武举考试是中国封建国家网罗武备人材的重要制度,由武举出身的著名武将有唐代郭子仪、明代戚继光等。
      粗略盘点,闽侯在历史上得中武举人、武进士还不乏其人。旧《闽侯县志》有个不完整的记载:宋朝武举人171人;明朝不见记载;清朝从顺治十四年(1657年)至道光十九年(1839年)计70场武举科考中得中举人者308名;从康熙六年(1667年)至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计20场的科考中得中武进士者29人。从这些数字中,可窥见闽侯武举“兴盛”之一斑。此外,还可看看《尚干乡土志》中的一个记载:林张诗,康熙已酉(1669年)的武举人。他的弟弟林雄臣,因武艺高超屡建军功,被敕授坐镇闽、浙等地左都督,诰授光禄大夫;他的儿子林文光是庚子(1720年)武榜。咸丰、同治年间尚干乡中武科尤其兴盛,被授待卫的有三人,任官都守、千把总的有二三十人。这则记载也能佐证闽侯武举之盛。
      闽侯当时能生出这么多武举,得益于乡村武风的浓厚。以南屿一乡来看:宋鸿图习武的地方就是他堂兄宋泰生所设的武馆。当时堂兄用厚礼从永泰聘请一位武功高深的师父给乡人传授武艺。距此二十多年后,南屿芝田人周子和的父亲开设了一个家庭武馆,聘请名师教授周子和武功,使他成为了南派虎拳的一代宗师。成名后的周子和在家乡南屿、福州南台、城内后街开设武馆,既授武艺,又教武德。他的一个日本弟子上地完文回日本后,创立“上地流空手道”流派,并尊周子和为空手道祖师。与周子和同时代的还有南屿尧沙人唐大基。唐大基少年时,与乡村青年农民日间耕作,夜间便聚集在祠堂庙宇,点灯秉烛习武。他20岁时,到日本琉球一边帮助兄长打理茶庄,一边又与当地习武的日本友人切磋技艺,教授武功,为传播弘扬中华武术写下了可歌的历史篇。一乡如是,其他乡也相去不远。或家庭,或家族,或乡村办馆习武,强身护家卫国。
      岁月轮转,行走这些武术先贤的故乡,我不时自问:故乡的心灵和血脉里,是否依存着他们精神的印迹?(■  曾小榕)
 
 
 
 
 

  【网站编辑:李煜晗】

  • 峥嵘岁月话当年——兰圃村土地改革轶史
  • 十四门桥
  • 刻骨铭心的记忆——访老地下党员潘国金
  • “缶” 到底是什么东西
  • 雪峰寺和尚做了皇帝
  • “解放福州那天,我给解放军带路”
  • 溪 源 寨 土 楼
  • 吟诗作对乐无穷——访老游击队员余深厚
  • 廷坪发现明代木构方亭
  • 大 家 旗 山
  • 一个老游击队员的峥嵘岁月
  • 柑桔承包户的坚强后盾
  • 闽江在闽侯
  • 西驿道上觅胜迹
  • 行摄天下 快意人生
  •  
     


    关于我们 | 广告业务 | 服务条款 | 私隐政策 | 免责声明 | 联系我们 |
    Copyright(c)2008-2021 http://www.mhxy.gov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版权所有:《闽侯乡音》社 保留全部权利
    地址:福建省闽侯县甘蔗街道滨江西大道55号科技中心2楼 邮政编码:350100
    新闻热线:0591-22987728 22077558 投稿信箱:mhxys110@126.com
    ICP备案:闽ICP备08005091号